编者:一条清澈见底的丹江河横穿雷山县城,养育了雷山的子子孙孙。这里自然风光独特秀美,四季分明,冬暖夏凉,雨季连绵阴雨,旱季连日晴朗无云,这里民族风情浓郁、古朴典雅,美食聚焦,人文景观神奇。富有极其深远的文化内涵,被誉之为苗族的民族文化中心——雷山。
春天百花盛开,夏日稻花点点,秋季茶花遍野,冬日雪花纷飞,这是美丽的雷山。雷山群山怀抱,饮的是雷公山的甘泉,吃的是雷公山的美餐,要是雷公不高兴,家家户户就遭了殃,天赐鸿福,便要顺应天时;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按着时节时令,勤劳的雷山人民为我们的后代创造了许多财富!我们来细数一下那些让我们流口水的雷山美食。
李柱委摄
春天百花盛开,夏日稻花点点,秋季茶花遍野,冬日雪花纷飞,这是美丽的雷山。雷山群山怀抱,饮的是雷公山的甘泉,吃的是雷公山的美餐,要是雷公不高兴,家家户户就遭了殃,天赐鸿福,便要顺应天时;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按着时节时令,勤劳的雷山人民为我们的后代创造了许多财富!我们来细数一下那些让我们流口水的雷山美食。
一、酸菜
李柱委摄
酸菜,苗语:yangxiu,四月菜是用来腌制酸菜的,叶宽脉小。田里或者地里的青菜长到五到十厘米长短,就需要移栽到地里了,湿润的田泥会阻碍他其成长,得换个环境任其发展。秋收的时节,谷物或者豆类收割后的土地氮肥丰富,栽上四月菜,栽在比较受冻较少的地里,因为冬天的霜冻侵袭,飞雪积压是必须要经受住的。
开春后,一些杂草开始滋生,一年的活计就此开始,扛上锄头,除草护菜,勤劳的农村妇女总是在不停地忙碌。春雨一阵阵的滋养世间万物后,初夏的暖日普照大地。长势好的四月菜会有半人多高,一蔸蔸的连根拔起,再用镰刀一一削去菜根,一些泛黄的枯叶也割下来留在地里当作肥料。背着青菜回到家,拿出木盆去井边或者自家的厨房边洗青菜,菜洗好后就拿到晾竿那把菜叶叉开倒挂在晾竿上进行晾晒。连日的阳光照射,青菜水分蒸发掉,叶子不需晒得很干,拿回家中静置一两日,把叶子一片一片摘下来,捆成一把一把的,以便切时好拿捏,切好后就等着腌制了。
酸菜的制法很多,味道也随着改变,原味的,炒米的,辣面的。原味的制法简单,只需在切好后,和大米以及米酒一起捏揉,放入坛中压实,在坛口封上一片完好菜叶,盖好坛盖,等个十来天,再在坛沿加上水密封好,就放在阴凉干燥的储物房。加上生大米和米酒,一样的封存,不一样的风味。
酸菜吃法多种多样,冷的、热的、汤的、干的,随着季节的改变而改变,番茄、青椒、干椒、烤椒······炒酸菜必须得用油,而且量也要多,酸菜吸油重,油才能把菜的味道激发释放出来,口感美好至极,而猪油会把菜的味道吸收掩盖了,口感不佳,酸味也不明显,一般的炒法是不用加其他调料。
二、酸汤菜
李柱委摄
贵州有句话也印证了酸汤菜:三天不吃酸,走路打翩翩。苗家人与酸味相交甚深,一个酸菜系能衍生出多个品种,除了腌制酸菜,还有酸汤菜,而酸汤菜又分为水煮酸汤菜和椒糟酸汤菜。
酸菜,在上节已经讲述过,通过数个月的腌制后可是正品。秋天收割农忙,每天挥汗如雨,田中的大鱼便是极美的晚餐,一盆酸菜鱼就此诞生。回到家还会煮上一锅酸汤菜放置冰箱冷却,收割回来这便是家常美味。苗年节来临,多日的食荤离素,每天的花天酒地,都会引起胃部的不适,严重的可能会诱发一些胃部疾病,欢庆的日子总不该被扫了兴致,这时候一碗酸汤菜就会解决这些问题。
不只是在雷山的农村才有酸汤菜,同样在县城里的菜摊子、饭店粉店、路边摊都可以尝到美味的酸汤菜,不止清爽解渴,坐在路边吃上一碗炒粉或者一碗肉末粉,辛辣的美味加上一碗的酸汤菜是最好的选择。
酸汤菜的做法很多,把酸味十足的烫酸菜放入锅中煮沸,然后把洗好的西红柿、白菜、野菜、韭菜、姜、豆芽、木姜子等放入锅中一起煮沸。待凉了一些,就兑上米醋,这就是酸汤菜。
三、广菜糟辣鱼
李柱委摄
广菜,苗语:wawu;它是苗家人喜爱的蔬菜之一,叶子与荷叶有相似之处,叶面光滑,露水停在上面会形成球状水珠,它的的根和茎部都可以食用,主根是球形的,还有有一些须根在土里延伸,以至于广菜不被风吹雨打而伏地不起。除了酸汤菜外,夏秋季节,劳作时人体易流汗,身体易失水,除了正常的饮用泉水,饭桌上备上一钵汤是不可或缺的,广菜糟辣鱼的做法,酷热的六月,稻花盛开,鲤鱼肉嫩而鲜,把鱼开膛破肚清理干净,在锅中多放一些油,就开始炸鱼,鱼不可炸的过久,略微焦黄就足够,就去地里摘几个青椒和番茄,顺便挖来生姜,也可以摘些薄荷叶子,剥几颗蒜瓣,一一切好,把广菜须根去掉然后把皮刮掉,洗净后折断备用,用自家做好的糟辣,就开始炒锅底料,尽量多放点水,鱼汤可是大补的美味。
汤烧开了,再把炸好的鱼全盘倒进去,炖上半个时辰,事先炸过的鱼肉久炖也不会煮烂,广菜可在起锅前十分钟左右放进锅中,鱼汤沸腾起来足以把它蒸熟。这样,便于充分吸收到鱼汤的味道,也可以加快煮熟的速度,起锅前稍微用筷子把广菜压住至完全浸在汤中,微微煮稍许,起锅入堂,米酒鱼肉,大快朵颐。
四、腌汤
李柱委摄
“腌汤”是苗家家人特别喜爱的一种特色食品。在雷山苗乡,分有油腌汤和清腌汤,几乎是居家必备,常年储存,四季食用。
在雷山苗乡里,腌汤被叫做“安”汤。几百年来,苗人的生活都没离开过腌汤。在苗家人眼中,腌汤的怪味是勾起食欲的最佳气味,然而也正是因为这股怪味,腌汤始终难登大雅之堂。在古时,没有类似如今的冰箱一般保存食品的器具,而苗族,常年生活在大山之中,下山采购物品路途遥远,期间又经历数次大规模的迁徙,更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方式将食品进行长时间的存放,于是腌汤应运而生。
腌汤,具有咸酸适口、略带些腐臭香、色清透的特点。腌汤是醒酒解腻解暑的好食品,夏天喝它能解暑,冬季吃它能解燥,疲劳的时候喝它可提神,食荤后喝它可解腻,醉酒后喝它可解酒。腌汤除了健脾开胃外,既激发食欲,又帮助消化,还能治感冒、腹泻、蜂蛰、无名肿毒等多种疾病,既是饮料,又具有一定食疗的作用,厌食者喝上一碗,食欲徙生。
做腌汤的主要原料是:老青菜叶、玉米、大蒜瓣、花椒、食盐、二道淘米水等,另备有沿带盖土坛1个。
制作方法:将老青菜叶洗净,晾晒干,捆成小把,加入玉米、大蒜瓣、花椒等拌匀搓揉后入坛,注入清水或淘米水浸泡,加盖注入坛沿水,密封10~15天后,取出青菜,将青菜的苦水拎出弃之。再将坛中重新注入清水后放入,加盖注入坛沿水密封10~15天,待腌汤呈淡黄色即可食用。如能有些原汤作“引子”,就更好更快了。在做腌汤时,切忌所有原料与坛子沾了油污,在食用时也一样。否则,腌汤会坏的。为保持它的味浓鲜美,须经常取出食用,并加入淘米水或舂粑磨粉的汤脚。腌汤腌的时间越长、越常食用越好。食用时,将腌汤舀出盛入碗里,放入撕碎的辣椒或煳辣椒、姜末等,极为清爽可口。但切忌暴食,喝多也了会像醉酒一样会醉的。
腐坏的气味、红色的酸汤、大盘的内脏,这是苗家人最爱的腌汤。在苗家人眼中,腌汤的怪味是勾起食欲的最佳气味,然而也正是因为这股怪味,腌汤始终难登大雅之堂。站在腌汤罐子边,一股腐烂味道扑鼻而来,但将腌汤做成火锅后,不仅不臭,酸味当中还带有一丝蕨菜的香气,让人食欲大增。
五、雷山鱼酱
李柱委摄
雷山鱼酱是是黔东南苗族自治州雷山县永乐区的传统调味品,在《舌尖上的中国2》中大放异彩,使得许多人得知了这一美味的特色酱料,知名度大增。雷山鱼酱色泽诱人、鱼肉的酱香和红辣椒相辅相成,一小勺足以让任何菜肴变得美味。在时间的沉淀下,鱼酱慢慢发酵,沉淀出不可复制的美味,是苗家特有的秘方,其味道芳香四溢,鱼香味浓,用于烹制鱼香味型的菜肴,更是锦上添花。
雷山鱼酱有益气健脾、利水消肿、清热解毒、通络下乳等功能。腹水患者用鲜鲫鱼与赤小豆共煮汤服食有疗效。用鲜活鲫鱼与猪蹄同煨,连汤食用,可治产妇少乳。鲫鱼油有利于心血管功能,还可降低血液粘度,促进血液循环。
六、黑毛猪
李柱委摄
雷山黑毛猪,称作野猪,方祥黑毛猪最为出名。其腿比较粗壮而精实,切出来的片像滚着白蕾丝边的红丝绒,带着美丽的大理石纹路。黑毛猪以圈养方式饲养,饲养方式主要熟食为主,大量氨基酸和粗脂肪以及粗蛋白的沉淀分布较均匀,依出生季节不同,喂养春草、谷物或稻杆,由于放养到林区,养出一身凝脂细肉。
它和野猪的血源相近,先天个头小,但特别能蓄积脂肪,平均分布在肌肉里,练就一身凝脂细肉,吃来特别柔嫩可口。品味之时,能在咀嚼细致多变的橡树香味同时消腻,感觉清新。充满了肉的香甜味道,最关键是它的肥肉部分竟然是一点都不腻。雷公山下的黑毛猪“吃的是中草药,喝的是矿泉水”,肉质鲜嫩,口感滑而不腻。
七、折耳根
李柱委摄
鱼腥草,俗称折耳根、猪鼻孔、侧耳根。“药食同源”,雷山人民把鱼腥草作为野菜佐食。在历史变迁发展中,它便一直扮演药、食两用的双重角色,为民众养生保健、防病治病发挥着作用。随着现代人们愈来愈崇尚自然、追求真朴,在雷山,野生或家种的鱼腥草已成为大众餐桌上身价倍增的“大路野菜”。
折耳根作菜,生食最佳,其香气独特、口感别具、风味适口可人。凉拌佐餐使人大开胃口,增进食欲、改善消化功能,也有炒食、煎汤、煮粥、炖肉的不同食疗方法。
鱼腥草入药,中医认为其味辛、性寒凉,能清热解毒、排痛消肿疗疮、利尿除湿、健胃消食,用治实热、热毒、湿邪、疾热为患的肺痈、疮疡肿毒、痔疮便血、脾胃积热等。鱼腥草素现已制成片、针、冲、雾化等剂型,广泛用于人体呼吸、消化、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治疗。
结语:
在苗族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、儒家伦理道德观念、中医营养摄生学说,还有文化艺术成就、饮食审美风尚、苗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,创造出彪炳史册的烹饪技艺,形成博大精深的苗族饮食文化。苗族的美食文化的底蕴丰富多彩,作为蚩尤后代的我们更应该去了解与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yuxingcaoa.com/yxczp/5667.html